9月30日央行宣布定向降準,根據銀行在普惠金融領域的貸款比例,降準分為0.5個百分點和1.5個百分點兩檔,該政策在明年開始實施。這次定向降準是對2014年開始實施的定向降準政策的調整,主要有兩點變動:一是考核貸款的口徑由小微和“三農”貸調整為普惠金融貸款,增加了企業擔保貸款、貧困人口消費貸款和助學貸款,并對計入普惠金融貸款的小微貸增加了500萬元的授信額度限制;二是明顯降低了達標難度,央行相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中提到,此次定向降準“可覆蓋全部大中型商業銀行、約90%的城商行和約95%的非縣域農商行”(城農商行不達標可能是因為MPA考核不及格),通過查閱上市銀行中報,部分大行和股份行之前并未獲得定向降準,通過估算,此次定向降準將釋放約5000億元的準備金。
整個國慶假期分析師們都在爭論到底放水多少,少的認為2000億元,多的認為能達到1萬億元。雖然大家在放水量上分歧較大,但基本認為央行不會很快改變緊平衡貨幣操作。對于明年的貨幣政策,多數分析師仍比較保守,少數認為在經濟重現下行壓力后貨幣有轉松可能。
對于此次定向降準的目的,官方說法以及多數分析師都認為是為了支持實體經濟,激勵銀行調整貸款結構,進一步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,并不代表貨幣政策轉向。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,此次定向降準對于普惠金融貸款的激勵不一定十分明顯。如果是激勵銀行增加普惠金融貸款,為什么要把標準降低呢?新標準下幾乎所有銀行都能達標第一檔,實際上是一次普遍降準。對于第二檔,多數城商行和農商行能夠達標,但是這些銀行按舊標準已經獲得1.5個百分點的降準,新政策對他們沒有額外的激勵。對于達不到第二檔的大行與股份行,由于達標難度較高,也不太可能為了1個百分點的額外降準而增加普惠金融貸款——這些銀行基本上是央行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,它們處于資金鏈上游,且有吸收存款優勢,資金向來較為寬松。因此,從影響上看這次定向降準不算是正向激勵,因為受益最明顯的是部分大行和股份行,那些普惠金融業務較高的中小銀行只是維持了當前降準1.5個百分點,沒有額外受益,無法緩解其在貨幣市場上的不利局面。
如果央行真的要激勵銀行增加普惠金融貸款,應該對中小銀行進一步額外降準,使它們在新政策下能夠比大銀行受益更多,這才是正向激勵。這也有助于緩解中小銀行資金緊張,有效減輕貨幣市場扭曲。
930定向降準之后,市場反而陷入了莫名的悲觀之中,節后市場連續下跌,現券成交極不活躍,觀望氛圍濃重。在此期間,資金面非常寬松;商品價格在節后高開低走,連續重挫。市場在沒有利空的情況下連續下跌,下面六個因素值得關注。
一是資金面雖然從節后第二天起明顯轉松,且市場已有消息央行準備續作MLF,還將在10月16日進行800億國庫現金管理招標(當日僅有200億逆回購到期),但資金寬松能夠持續多久,市場滿是懷疑。自7月中旬以來,資金面持續繃緊,央行總是說維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,可實際上卻在不斷收緊貨幣,央行言行不一令市場預期先混亂、后悲觀,十月是財政盈余月份,政府存款預計增加6千億元左右,市場擔心下半月資金面,此時的資金寬松反而令市場懷疑是在“誘多”。
二是國債期貨已經接近移倉時點,預計從十月下旬移倉逐漸放量。目前國債基差為負,對國債期貨多頭極為不利,且從去年底開始,每逢移倉都有一輪明顯下跌,這可能也影響了市場情緒。
三是即將公布的9月經濟數據可能超預期。節前公布的PMI數據大超預期,一舉創下數年新高,市場普遍認為經濟雖有韌性但下行壓力仍在積聚,某些臨時性因素可能影響了9月數據,但靚麗的數據對債市總不是利好。
四是北方馬上進入冬季錯峰生產季,商品價格不確定性提高,市場仍有憂慮。
五是下任美聯儲主席人選尚未確定,如果鷹派當選,美元、美債收益率都將明顯上行,人民幣匯率與國內債市都有一定壓力。但考慮到特朗普對發展經濟的強烈需求,預計鷹派當選的可能性較小。
六是銀監會的監管文件尚未出臺,今年四月曾公布有二十多個文件要制訂或修訂,預計“十九大”之后,銀監會將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的名義密集出臺各項文件,我們認為政策超預期的可能性不大,文件出臺更像是利空出盡,但市場上的空頭仍把這點當成重要的利空因素而加以渲染,經歷過“三三四”沖擊的人難免心有余悸。
2017.10.11
(作者:江信基金 固收部 辛超)